25年外卖战火重燃。不过业内人士均认为,外卖大战本质还是零售大战,美团闪购冲击京东大本营,京东不得不“以攻为守”。外卖需要长周期、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且难以盈利,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本质是零和博弈,2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至今(4月25日港股收盘),京东与美团的股价分别下跌了22%和23%。
从“仅退款”的推出再到取消,到“百亿补贴”的流行,再到“外卖大战”,中国电商行业疯狂「内卷」核心还是因为增长乏力。如何破局?大洋彼岸的王者Amazon早已在战略布局AI购物,推出购物聊天机器人Rufus、卖家AI助手、AI购物指南、AI购物助手Interests AI以及可自主购物的Agent,动作频频。

(Amazon Rufus,图源:Amazon)
中国电商玩家与其内卷,不如参考Amazon探索AI电商,因为AI与电商的结合将彻底颠覆人们的购物模式、商家的经营方式。在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发布了基于百度搜索的MCP server发现平台,以及一系列百度MCP Server服务,其中百度优选MCP Server是全球首个支持电商交易的MCP服务,它的到来是否能让国产开发者打造媲美Amazon的AI购物体验呢?

(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图源:罗超频道现场摄制)
MCP是智能体基建,百度憋了个大招
智能体(Agent)是AI大模型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形态。不过此前绝大多数智能体只能“单兵作战”,彼此之间无法协作,因而难以处理复杂任务,比如做旅游攻略的智能体不能进行智能比价,智能比价的智能体不能直接订机票;再比如互联网公司的智能体与手机厂商的大模型很难交互……
类似于Manus这样的可一站式完成复杂任务的智能体要运转,必须要让不同智能体互相协作,这就要求智能体之间有一种“对话、互联、协作”机制。
Claude母公司Anthropic在24年低开源发布了MCP协议,全称Model Context Protocol即模型上下文协议。基于MCP,大模型可调用外部数据、工具、智能体完成复杂任务,相当于AI时代的“TYPE-C接口”。
由于可解决AI互联互通的根本问题,MCP得到微软、OpenAI、谷歌、阿里、百度等AI巨头的认可,其大有成为AI时代的TCP/IP协议的势头(不同软件/网站/服务器基于TCP/IP互联构建“互联网”)。越来越多的AI已对外提供MCP Server,比如支付宝联合魔搭社区推出“支付MCP Server”服务;再比如MiniMax MCP Server也已上线。
百度的MCP布局更加激进一些:一方面,百度正在构建开放的MCP生态,百度智能云提供MCP调用、开发、部署、分发等服务,百度搜索上线了全网MCP Server发现平台,可索引全网优质server,让开发者自由调度的同时,帮助server背后的AI应用获取分发机会;另一方面,百度地图、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百度电商等业务均已对外提供各自的MCP Server服务,其中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的Server已被三星手机Bixby等热门AI应用调用;而百度优选MCP Server则聚合了百度的商品检索、商品交易、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对比、商品排行榜等AI能力。

(图源:百度搜索开放平台)
百度优选MCP Server到底能做什么呢?举个例子:
数码3C导购网站,或者数码博主的智能体原先只能做对话式导购。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的“万能智能体助手”上,开发者添加百度AI搜索和百度优选的MCP Server后,就能让对话式导购智能体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比如搜索全网商品进行智能推荐、对不同型号商品进行更具体的对比(如iPhone 16与iPhone 16 Pro的比较)后,在用户选择后再一键下单。

(图源:百度优选MCP文档)
未来,随着相关MCP Server能力的完善,智能体还可实现全网比价、优惠发现、组合式购买,比如旅游时在去哪儿订好最便宜的机票,在飞猪下单最便宜的门票再去美团将当地特色餐给预定好。
百度优选MCP Server是AI电商的新解法?
或许有人会认为,“通过智能体(Agent)购物”只是先锋人群的习惯,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至少在美国市场,24年已有超过一半(58%)的消费者会用AI 工具来进行购物决策,相较2023年的25%大幅上升;超66%的购物者期望AI整合搜索、社交媒体和零售商网站的搜索结果;受访的Z 世代(95后)和千禧一代(2001以后成年,生于1981 - 1996)即年轻人中希望获得由AI提供的个性化内容和产品推荐占2/3。在搜索到这组数据后,我担心会有AI幻觉内容,特意去查了一下出处:来自Attest的调查,这家美国公司是一家用户增长SaaS提供商,做消费者调查是专业的。
同时我们看到Amazon正在大力布局AI电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生成式AI购物助手Rufus,其可给用户提供推荐产品列表、产品对比服务、产品评论梳理,比如用户可以问“推荐一些主打续航的无线耳机”,在推荐列表出来后,可以再追问“第一款耳机跟今年发布的AirPods Pro比怎样?”,它还可以对这款耳机的上万条评论进行归纳梳理,以及识别出其中的“水军”评论,而“price history”则具备价格监控能力,可自动生成一款产品最近30天的价格曲线,且进行降价提醒。

(Amazon Rufus,图源:Amazon)
发现没有?百度优选MCP Server在做的事情,其实与亚马逊AI购物助手Rufus并无本质区别,不同的是,它是对外开放的,可让第三方开发者低成本、低门槛、快速打造媲美亚马逊的AI购物体验——毕竟大多数公司都不如Amazon家大业大,既没有AWS雄厚的算力,也没有海量数据用于训练,更没有顶尖的AI研发能力。
百度优选MCP Server则整合了百度多年积累的电商知识图谱、多模态AI技术,以及商品分析、内容理解与推理等能力,可让开发者快速打造AI购物应用或实现AI购物功能,从售前、售中、售后等全链路去重塑购物体验。
有人可能会说,阿里这样的电商巨头不也可以做AI购物吗?对,但零售行业高度分散,在阿里外还有许多垂直电商平台,线下商超的线上平台,大型品牌的官方商城“独立站”,它们大都不具备AI开发能力,要实现AI购物体验大概率要用第三方MCP Server。此外,电商产业的网红直播间、导购网站、自媒体博主、私域电商玩家、社交电商平台……都已经或即将通过智能体与用户交互,它们的智能体要实现AI购物体验,也必须要使用第三方MCP Server。
上线不到一天,就已有上千名开发者加入了百度优选开放平台(openai.baidu.com),基于MCP协议,相信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可打造出年轻人特别是AI原住民青睐的购物体验。

(图源:百度优选开放平台openai.baidu.com)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AI开发者可加入百度优选开放平台,将自身的资源、数据、能力通过MCP提供给别家AI,这样就能在百度体系内获得免费流量,拓展新的购物场景。
再举个例子:当当网可将书籍AI推荐能力与CPS营销服务整合到MCP,再通过百度优选开放平台提供给教育行业的AI智能体开发者,对应的教育智能体就能在提供专业咨询时推荐书籍甚至售卖,满足用户需求、获得交易分成,与当当网、用户实现多赢。

(图源:罗超频道于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现场摄制)
别卷外卖了,AI才是电商行业的大家伙!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互相接入、导流分成”的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运行许多年,电商也一直是互联网变现的三驾马车之一。只不过如今的用户消费习惯在迁移到AI,商家经营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亚马逊电商首席执行官Doug Herrington(道格·赫林顿)今年表示,亚马逊已有一半的客户服务互动在应用AI,“AI将从根本上改变零售业,并可能导致新的购物渠道的崛起。”大势不可逆,电商行业必须积极拥抱AI。
在中国,AI大模型应用的渗透速度远超预期,文心一言等多个AI应用用户规模早已破亿。来自权威机构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6.4%。在过去一年,百度搜索的AI相关需求增长超过271%,用户不只是希望得到信息,而是可以一站式需求满足,“所搜即所得”。
不过,在AI电商领域,中国当前还缺乏杀手锏应用,这正是开发者的机会所在。
百度一直是AI技术的先行者和核心玩家,拥有大模型、自研芯片、云计算、数字人、超级智能体、代码助手等等AI布局,涵盖模型、应用、生态,堪称AI全栈、全能玩家。除了技术底子强,百度还是AI产业化的推手,一直在努力推动AI在千行百业的工业化大生产,电商正是其中的重要场景。
在本次推出MCP Server前,百度就早已在探索AI电商应用。在24年底举办的2024百度电商生态大会上,百度提出了电商3.0公式,当时百度副总裁、百度电商总经理平晓黎指出:“智能电商时代,AI应用将成为最大的增量系数。电商商家必须带着AI的思维去思考生意的逻辑,升级自己的运营模式。”
面向电商行业,百度提供的智能上品(商品自动上架)带来了92%的效率提升;智能客服让商家的平均响应效率提升了70%,百度优选商家端的使用满意度提升22%;数字人直播慧播星使直播运营成本下降超80%,GMV平均提升62%,转化率平均提升83%,降本增效优势显著,在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又发布了高说服力数字人,基于剧本AIGC技术,新一代数字人的表情、语气、动作更拟人甚至“以假乱真”,可大幅提高直播带货效果。

(图源:罗超频道于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现场摄制)
毫无疑问,AI才是电商行业的大家伙。如果说AI上品、AI客服等应该是降本增效,那么购物Agent(智能体购物)则将打造全新的购物模式、购物渠道、购物体验,给行业带来妥妥的增量,也将催生“网购”后的新业态。这样看,电商行业与其狂卷外卖打回“补贴战”,不如多多关注AI的机会。马化腾曾说,打败微信的,绝不是另一个微信。真正威胁电商平台的,可能也并不是牌桌上的友商,而是来自未来的技术以及技术推动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