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年前就开始预热的OPPO Find N5终于发布,不足5毫米的展开厚度给小雷和同事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作为一款刷新折叠屏手机厚度的产品,OPPO Find N5直接将手机边框切到了USB-C接口的边上,相信短时间内不会有比Find N5更激进的折叠屏手机。
图片来源:OPPO
纤薄机身背后的功臣,其实大家也并不陌生,那就是iPhone 15 Pro系列重新带回手机市场的“钛”。今天这篇文章,雷科技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钛金属正在如何改变手机?
「钛」就是手机的司美格鲁肽?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中使用钛(金属或合金)优化结构,这一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Essential Phone PH-1。这款由Android之父Andy Rubin打造的手机极具前瞻性地采用了钛金属,而不是常见的钛合金打造手机中框。
尽管从销量上看,PH-1可以说是一款相当失败的手机,Essential提出的拓展模块概念也并未在手机行业掀起任何波澜。但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钛金属中框这一概念,确实是手机行业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
图片来源:Essential
在此之前,手机行业常用的中框材质有塑料、铝合金和镁合金;不锈钢中框在iPhone 4时代登场,但很快就被更便宜的铝合金取代。铝合金因应用面积广、工艺成熟且加工成本低,成为了当时手机的首选材料。镁合金虽然材料成本低,但加工成本更高,且硬度普遍低于铝合金,所以只在部分特殊机型中使用。
说完材料特性,我们来讲讲钛金属对手机的“瘦身计划”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知道,对于没有内防滚架的手机来说,中框除了是手机的「保险杠」,同时也是手机的「大梁」,负责支撑手机内部各元件,同时保证手机整体不变形。
在铝合金中框时代,想保证手机中框不容易变形,品牌必须把中框做厚,但厚实的中框又会侵蚀手机内部空间。而且再厚实的中框也需要在侧边为音量键、电源键预留开孔,这些开口处往往会成为手机结构的薄弱点。曾经的iPhone 6 Plus,就是因为音量键区域强度不够而「一坐就弯」。
但钛中框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钛金属有“高强度、低密度(也就是轻)”等特点。而应用在手机中框时,钛金属可以在相同材料用量的情况下让部件大幅降低自身重量。
不过,由于手机中框重量仅占据整机重量的一小部分,单靠钛金属和不锈钢的密度差,减重效果其实一般。
图片来源:苹果
相比之下,钛金属的减重作用更多体现在「结构优化」方面:因钛金属硬度比不锈钢要高,手机品牌可以用更少的材料、更简单的结构实现相同的结构强度。比如铝合金中框时代,手机内部可能需要抗扭转的加强筋,但钛金属中框就不需要这些。这一做法在折叠屏手机的铰链、转轴中同样适用。
另外,因钛金属可以用更少的材料维持相同的机身强度,钛金属中框也能有效控制机身厚度,前文说过的OPPO Find N5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让小雷想起了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此肽非彼“钛”,但有意思的是,它们竟然都能发挥“减重”的作用,只是一个是对人体,一个是对手机。
不完美的「钛」会成手机标配吗?
尽管钛金属的应用从材料科学角度解锁了手机硬件的设计角度,让品牌得以实现更加天马行空的激进设计,但钛金属也有自己的缺点。
首先,钛金属更高的硬度代表其减震效果会大大降低,当手机跌落时直接传导给内部元器件,造成屏幕与后盖受损。虽说主流手机品牌都用上了超高强度玻璃,但大家还是不要对手机的耐摔性抱多大期望。
除了耐摔性不如传统铝合金外,钛合金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导热性差,传统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一般在80~200 W/m·K范围内,是极为优秀的导热材料,而钛合金的导热系数在6~20 W/m·K左右,具体数值还要根据具体的合金成分来确定。这也是之前不少iPhone 15 Pro用户反馈手机发热严重的原因之一。
另外,钛金属的加工成本也远高于传统材料:相比铝合金和不锈钢,钛金属硬度更高、熔点更高,加工时对设备和刀具的磨损更大,产量更低。且钛金属的延展性较低,加工成复杂形状时的良品率比铝合金部件更低,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这也是OPPO选择使用3D金属打印钛合金,而不是传统CNC加工钛框的其中一个原因。
图片来源:OPPO
因此在小雷看来,将钛金属应用到手机上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选择,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理想的材料。
从这个角度看,材料科学的发展,其实也在不断拓宽手机设计的边界。过去塑料的轻便和易加工推动了手机的大规模普及,铝合金的加入让手机具备更坚固的结构和更精致的外观,而不锈钢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手机的耐用性和高级感。而在2025年,钛金属的应用也让超薄折叠屏成为了现实。
手机再次进入设计优先时代?
话说回来,尽管小雷认为「钛金属」在手机品类的应用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打磨,但像Find N5这种用新技术为设计服务的做法,却是小雷乐于见到的——为避免硬件同质化,手机品牌需要用新材料、新工艺等「硬实力」去实现更大胆的外观。
这并不意味着「设计为王」就足以支撑手机的长期竞争力。在零部件高集成化、旗舰机定价不断攀升的当下,品牌仍需将创新用在可以实际影响消费者的方面。
图片来源:小米
毕竟,纯粹为了造型而在材料上创新的手机,最终都在口碑与销量上遭遇滑铁卢,上文提到的Essential PH-1,就被钛金属的高成本以及功能上的平庸给拖垮了,没有续作。只能说,无论是「技术派」还是「设计派」,如果品牌无法在硬件与体验上达成平衡,注定难以在行业中走得更远。
从用户的角度看,「用得上」的细节体验到技术创新,才是一款手机成功的关键。毕竟手机行业从来不缺各种花式操作与新材料噱头,实用性才是用户掏钱的「必杀技」。
聚焦DeepSeek:
1、DeepSeek-R1大战豆包、Kimi,国产AI大模型第一花落谁家?
2、我把DeepSeek装进了电脑里:生成能力一般,但确实很好玩
4、AI闯入了玄学圈!我用DeepSeek算命,结果真绝了!
6、我用Deepseek开发了款文字冒险游戏:AI创造力太牛X了
10、一举“干翻”英伟达!DeepSeek震惊世界,国产AI忽然这么强了?
11、联想个人智能体“小天”接入DeepSeek 打造更便捷AI交互体验
12、优惠结束!DeepSeek不再是性价比之王?全球六大模型PK结果出炉
14、百度文心一言免费!体验真不如DeepSeek?我们评测了一番
16、海信长虹官宣!DeepSeek风吹到电视圈,AI TV要爆发了?
17、联想moto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无需下载,点击即用
19、太牛了!我用400块的“洋垃圾”,跑通了DeepSeek!
22、百度搜索接入DeepSeek!打不过就加入?其实意在AI搜索
23、OpenAI服软!DeepSeek掀开源狂潮:四模型同日开源
25、DeepSeek爆发致“AI六小强”边缘化?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26、罗福莉深夜发声!热衷「封神」的AI圈,不需要「天才少女」
27、DeepSeek PC在淘宝火了!低配高价套路多,我劝你别买
28、网易暴涨、腾讯加码,DeepSeek要让在线音乐平台起飞?
30、企业微信接入DeepSeek!AI拯救天下打工人?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