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第四次发起进攻。

第四次,马斯克第四次起诉OpenAI了!


今年3月、8月,以及11月中旬,马斯克已三次起诉OpenAI,并且连续发布多条推文,直指OpenAI的内部斗争,公开嘲讽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只会宫斗。


(图源:X平台截图)


11月底,马斯克第四次起诉OpenAI,并申请了初步禁令,要求法院禁止OpenAI转变成营利性企业。同时,马斯克还向法院申请,禁止OpenAI限制投资者向其他AI公司提供资金。


马斯克是OpenAI的三大联合创始人之一,就算对OpenAI存在怨言,站在大众视角也没必要紧咬着不放吧。一年内四次起诉OpenAI,马斯克究竟为哪般?


马斯克与OpenAI的「恩怨情仇」


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马斯克对于OpenAI的恨意,来自他对于OpenAI曾经的爱。


OpenAI成立于2015年底,正如同公司的名字,OpenAI最初的定位是非营利企业,主打开源项目,计划募集1亿美元资金,并且成功从马斯克处募集到了4500万美元资金,从其他捐助者处累计获得9000万美元资金。


然而高瞻远瞩的马斯克在创建OpenAI时就明白,1亿美元远远不够,甚至10亿美元都只能承担初始阶段的消耗,可惜他的意见未被采纳。


(图源:OpenAI)


果不其然,2017年OpenAI认识到AGI(通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量极大,每年可能都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募集到的资金根本不够用。于是,OpenAI打算转型成营利性企业,但此时马斯克却希望能够掌握OpenAI的大多数股权、股东会控制权,以及担任CEO,甚至提出了将OpenAI并入特斯拉的方案。为了逼其他创始人同意,作为主要投资者的马斯克扣留了自己的资金。


然而来自天使投资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的资金,挽救了此时的OpenAI,也让其他人明白,这家公司不是必须有马斯克。


此次纠纷的最终结果是,2018年2月,马斯克离开了OpenAI,而OpenAI则于2018年推出了第一代GPT,踏上了辉煌之路。


GPT-1和GPT-2为开源项目,符合公司非营利性企业的初衷,但从GPT-3开始,该项目转为闭源,也因此被网友调侃为“CloseAI”。GPT-3令OpenAI声名大噪,收获了更多投资,估值也一路飙升,至今已超过1500亿美元。因接受了微软上百亿美元的投资,OpenAI还曾被马斯克怒斥是微软的附庸。


然而,AGI所需的算力和资金还是远远超过了OpenAI的预估,山姆·奥特曼甚至提出了7万亿美元重构全球芯片产业的计划。黄仁勋在迪拜世界政府峰会(WGS)上表示,7万亿美元可以买到全世界所有GPU,目前全球数据中心的总价值也就大约1万亿美元,暗指山姆·奥特曼的计划不切实际。不难看出,OpenAI的飞速发展,让公司和山姆·奥特曼都膨胀了。


使用 Text2Image 工具生成 GPU 图片.png

(图源:AI生成)


看到OpenAI的盛况后,马斯克于2023年成立了xAI,加快布局AI行业。二者成为了竞争对手,仇恨之火也由此被点燃。


马斯克两次起诉OpenAI后,来自对方的反击虽迟但到。今年10月初,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三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禁止其投资者向xAI、Anthropic、Safe Superintelligence、Perplexity、Glean五家公司提供资金。值得一提的是,这五家公司中,xAI和Safe Superintelligence的创始人,都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


从小公司发展成行业巨头,OpenAI的崛起是顺应了行业趋势,也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努力。但OpenAI正在将自己的实力转化成霸权,用于打压竞争对手,以追求垄断地位。


马斯克曾表示,相较于Google,OpenAI正在走向必然的失败。结果马斯克离开后,OpenAI却成了行业领导者。继马斯克输给山姆·奥特曼,丢掉OpenAI CEO职位后,xAI再一次惨败在OpenAI面前。自己的失败固然难受,前任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过去对于OpenAI的热爱,如今全部变成了恨意。但马斯克于OpenAI的恩怨并非无法了结,比如,让马斯克重掌OpenAI。


马斯克与OpenAI很难“破镜重圆”


马斯克对于OpenAI的攻击固然存在偏见,但全部言之有物,OpenAI看似强大无比,实则面对的形势和挑战依然严峻。


首先就是常被马斯克嘲讽的宫斗问题,OpenAI最初共有十一位联合创始人,到如今只剩下山姆·奥特曼和语言代码生成团队负责人沃伊切赫·扎伦巴(Wojciech Zaremba)依然留在OpenAI。


关于OpenAI的宫斗问题,游戏公Fable曾使用AI模拟系统Sim Francisco进行了测试。该系统模拟了OpenAI每一位董事会成员的性格、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情感目标等数据,并进行了二十轮测试。


在所有测试中,山姆·奥特曼四次获得宫斗胜利,OpenAI前任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则三次胜利。最离谱的是,马斯克居然也赢了一次,重新回到OpenAI担任CEO。


其次,OpenAI非常缺钱。美国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称,OpenAI预计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近几年会出现极为严重的亏损,预计2026年亏损将达到1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8亿元)。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内,OpenAI平均可能每年要寻求100亿美元融资,才能避免破产。现在支持者愿意投资OpenAI,可连续巨亏多年,还会有多少投资者坚持?


(图源:GPT截图)


手握特斯拉和SpaceX两大生财神器的马斯克,拥有雄厚的资金。2023年仅特斯拉的归母净利润就高达149.99亿美元,完全可以承担起OpenAI的消耗。


马斯克愿意回去吗?小雷的答案是肯定的,OpenAI是全球AI领域无可争议的第一名,技术实力毋庸置疑,现在担任其CEO,未来获取利益的空间很大。


马斯克能回去吗?这一次小雷只能给出否定的答案。且不说马斯克四次起诉OpenAI,二者已经撕破脸,单纯从行业角度来看,马斯克已成立了xAI公司,尽管现阶段难以与OpenAI竞争,但完全由马斯克说的算,成长空间很大。即便回到了OpenAI,受制于微软、苹果等投资者,马斯克也很难让OpenAI完全朝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山姆·奥特曼也绝不愿意接受马斯克回去。


理论上说,马斯克重新执掌OpenAI,甚至将OpenAI并入特斯拉旗下,一个提供资金,一个提供技术,对于两者而言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存在双赢可能性的选择。但事情发展到今天,各种复杂的因素已不允许马斯克再回到OpenAI。


马斯克与OpenAI的官司不会结束,尤其是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坚定支持他的马斯克身份水涨船高,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估计将会继续向OpenAI发起攻击。


马斯克的底气:xAI摸着OpenAI过河


拥有后发优势的xAI,踩着OpenAI留下的石头过河,再加上马斯克的名人效应,发展状况更加稳定快速,最新一轮估值已达500亿美元,接近OpenAI的三分之一。但发展速度不会呈线性,xAI越接近OpenAI,发展速度就会越慢,xAI目前看来基本不太可能追上OpenAI,除非后者自己出现问题。


(图源:xAI截图)


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OpenAI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PPT发布至今,也没有拿出来公测,最近还遭遇恶性泄露。反而是国内短视频平台快手旗下的可灵、数生科技与清华大学联手打造的Vidu,我们已经可以使用。


Sora暴露出了OpenAI在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离职后,研发团队后继无人,成了无头苍蝇的情况。


资金方面同样让OpenAI头疼不已,就小雷的体验而言,现阶段免费版的GPT-4o不但限制次数,回答问题也是乱七八糟的,还不如国内免费的豆包、文心3.5等大语言模型。当然,ChatGPT收费版的大模型,体验仍是行业独一档。OpenAI明显在想尽办法,将免费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背离了非营利性企业的初衷。


xAI和OpenAI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难处,究竟谁能笑到最后,现在看来还不好说。至于马斯克向法院提出的要求能否实现,小雷则认为大概能实现一半。比如马斯克要求禁止OpenAI转变成营利性企业,这点就很难实现,OpenAI只要想上市、想赚钱,办法多得是。


要求法院禁止OpenAI限制投资者为其他AI公司提供资金的诉求,倒是很可能实现,毕竟OpenAI的行为已牵扯到垄断,不利于行业的正当竞争和正常发展。


马斯克与OpenAI的这段大戏还要继续唱下去,拥有特斯拉和SpaceX两大赚钱神器,且在AI、脑机等领域也拥有雄厚技术储备的马斯克,注定不会成为失败者。


OpenAI目前业务过于单一,且亏损幅度很大,能否成长为行业巨头,关键看未来几年AI技术能够给用户带来多少体验提升和和生活的改变,能否吸引更多投资者为其提供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