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先要真。

劳斯莱斯女车主“朱根菜”,因为被大货车撞,因祸得福地成了大网红。


由于这事儿发生在广州海珠区,离我办公地不远,因此我一直有在关注。


事件原委很简单:一辆劳斯莱斯车头被大货车撞了,美女车主淡定下车与被撞车辆合影,大货车司机当场吓得浑身发抖;美女车主当即宣布,不需要大货车司机赔偿。大货车买了百万保险,如果维修定损超百万保险的部分,将不需要大货车司机赔;后来再度改口,女车主自行承担所有维修费用,理由是“如果走保险,大货车司机保费会增加,货车司机也不容易”。



简直太正能量了!谁说这社会人心冷漠?谁说有钱人为富不仁?


于是一堆网友大赞,美女车主“人美心善”,这世界还是好人多。在一些(自)媒体与博主的助推下,朱根菜的直播间人气不断上涨,抖音粉丝蹭蹭上涨超过百万,在小红书、视频号、微博等等平台都充满着她的贴片,这泼天流量来得有些猝不及防——甚至就连那位“可怜”的大货车司机,也顺势开始直播带货。


1


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快网友发现,这一事件疑似“剧本”:


1、女车主当时与坏车合影的表情过于淡定,就算有钱不在乎,也完全不符合常识;


2、不走保险也不符合正常逻辑。走保险大货司机保费顶多增加上千元,不走保险维修费用起码上万,就算这位女车主要做好事,也可以帮对方买保险。网友认为,之所以她后来说不走保险,大概是怕被查出来是“剧本”,这就涉嫌骗保要承担法律责任了;


3、这辆车被曝出其实是老款的N手劳斯莱斯,价值不过几十万,根本不是所谓百万豪车;


4、朱女士以及其家属从事网红电商行业,在这次事件前,朱女士活跃在短视频平台,想红没火;


5、大货车司机立即启动直播,直播设备很齐全很专业,且此前开奔驰、住别墅等资料被曝光。



如果说以上都是“揣测”,这张图片则可能是“实锤”证据:



在某公司开业的大合影中,眼尖网友发现,疑似那位货车司机与劳斯莱斯女车主竟然“同框”。


然而这位朱女士至今依然矢口否认与大货车司机认识,网友认为这就有些此地无银了。她的团队可能忽略了一个事: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2


对于“剧本”的质疑,朱女士的回应也站不住脚:“当时车上有5人,副驾驶是其姐姐,后面有三个小孩,都是自己最亲的人。作为一个母亲,我是不会拿自己小孩的生命来开玩笑的。”


但是,当时撞车是在市政道路上,货车掉头时与劳斯莱斯车头剐蹭,撞击力度很小,车辆只有外围损害,基本属于“可控撞车”。


还有网友称,朱女士老公看上去特别有钱,又开公司又是粤港两地车牌,根本不需要老婆去做网红。网友还是太天真,殊不知网络上有一类“炫富博主”。有不少是“假装有钱”割韭菜的微商、网红,比如租豪车牌照炫富,以此为诱饵来赚普通人的钱;就算是真有钱的土豪也不会嫌钱多,毕竟直播带货今天来钱比大多数产业都快得多。贾乃亮缺钱吗?不缺,人家带货多努力。


如果这位朱女士确实搞一辆翻新劳斯莱斯来撞车立“人美心善还有钱”的网红人设,就不是一般人能玩儿的游戏。


许多大呼上当的网红已在对这位女车主以及幕后团队进行举报。11月12日,广州市海珠区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回复媒体称,他们已接到相关举报,已介入调查。


如果最后坐实真有“假撞车”行为,严重的情况,寻衅滋事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能套上。


3


如果劳斯莱斯这事儿是“剧本”,短视频平台应该立即全网封杀朱女士,因为“剧本”之风绝不可长。


有人说我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当然不是。你想啊,如果一个网红今天能在市政道路上搞“假撞车”,明天是不是可以在高速路上搞“剧本”?这一次“可控撞车”,下一次“可控”吗?她能为自己与车上人员的安全兜底,谁又为路人以及过路车兜底?谁又知道,一些脑洞大开的网红,下一次会将“剧本”安排到哪些场景来吸引眼球?


网红搞“剧本”搞流量,本就存在巨大争议。此前,一些网红为了卖货,整出“自虐”“卖惨”等等剧本,甚至损害外卖员、医生、老师、网约车司机等职业群体形象,其中一些其实已涉嫌违法,比如在大凉山假装“穷人”卖假货的一些团伙,就进去踩缝纫机了。


如果互联网能像打击酒驾一样重拳打击剧本网红,发现即全网封杀,网红们玩儿“剧本”套路就要三思了。


4


又有人说,就算是“剧本”,人家不也传播了正能量吗?如果以后这个社会,被撞车的一方都不要另一方赔偿,每次交通事故都主动承担全责,这个社会会少多少矛盾与纠纷啊。


然而,当所谓的正能量内核是欺骗与伪装时,善良只能是伪善,正能量其实是负能量。为什么“真善美”真排在第一?因为没有真实,善良与美好都不存在,正所谓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


其实不只是短视频平台存在“剧本问题”。今年公众号贞观发布的文章《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引发了许多人的感动、同情。然而后来人们才发现这篇内容有许多地方与事实不符,写作者存在过度演绎的情况。最后官方也指出该文部分描述与实际不符,随后这个账号也被封杀。


不论是视频还是文章,以及相关的事件,“半虚构创作”、“剧本演绎”在互联网上一直都不少见,未来可能更多。面对互联网上的一些热点时,或许我们可以多一点钝感,多一些理性,多一些独立判断,让子弹多飞一下,让感动延迟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