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玩家撑起AI PC半边天?

微信图片_20241021110538.png


我们聊了这么久的AI,AI到底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呢?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经常需要追踪最前沿的数码科技内容的编辑,AI确实在工作中为我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但是我也清楚,对于普通人来说,AI却依然是一个看似热门,却没有太多实感的事物。

 

如何让普通用户也能切身体会到AI所带来的变化,或许是AI产业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参加了英特尔等厂商的发布会后,我想这个问题或许已经有了一个答案——电子游戏。


微信截图_20241104103822.png

图源:雷科技

 

电子游戏的历史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现如今在AI领域称王的英伟达,其成立之初其实是为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甚至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子游戏都是GPU性能提升的主要推力,因为与CPU不同,GPU除了少数用于科学计算等项目,基本上消费力都集中在游戏玩家群体,说游戏玩家撑起了PC市场的半边天也不夸张。

 

历史已经证明了,游戏玩家的消费能力,足以支撑起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所以,在AI PC普及缓慢的当下,电子游戏也再次被寄予了厚望。

 

从助玩到陪玩,AI正在深刻改变游戏

 

AI如何融入游戏中?关于这点,其实PC厂商和游戏厂商都有着各自的考量。前段时间,英特尔在北京举行了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的发布会,作为英特尔首款桌面端的AI处理器,自然成为宣传AI应用的最好平台。

 

在发布会现场,英特尔就展示了一系列基于CPU端侧AI性能设计的AI游戏服务,比如前段时间非常热门的《黑神话:悟空》。彼时就有许多玩家吐槽游戏不提供小地图、BOSS难度较高、隐藏点太多等问题。虽然官方解释是为了让玩家可以享受探索的乐趣,但是对于初次接触这类游戏的玩家来说,无疑降低了游玩的乐趣。

 

以前,遇到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无非两种:1、一边打一边查询攻略;2、等第三方MOD发布。第一个方案需要不时地切屏看攻略,打断游戏体验不说还麻烦,第二个则要等MOD作者发布,时间、是否发布都未知,特别是一些冷门游戏,几乎很难遇到制作辅助MOD的玩家。


微信截图_20241104103944.png

图源:微博

 

但是在AI时代,这个问题将不复存在,在英特尔的发布会上,他们就展示了一个基于AI制作的游戏助手,这个游戏助手在《黑神话:悟空》里不仅可以帮助玩家查询地图位置,提示岔道和附近隐藏点。而且还能在BOSS战前提供攻略查询等功能,甚至可以在BOSS出招时提醒玩家躲避技巧。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个可以根据游戏内容自适应的辅助MOD,即使是热衷于单机游戏的玩家,恐怕也很难抵挡这样的「AI诱惑」。毕竟这个AI并非帮你“开挂”,只是在帮你提前了解敌人,或是弥补游戏设计上的缺陷。

 

而且这些功能都是可自定义开关的,如果你不想被AI过多的打扰,只需要选择性地关闭部分功能,留下自己需要的即可。另一方面,AI助手还有个优势就是无需改动游戏文件,因为一切功能都是基于视觉检测并通过本地大模型演算实时得出的结果,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因为修改文件而导致的游戏启动失败、触发反作弊功能等问题。

 

AI在游戏里的妙用自然不止于此,在后续的演示中,英特尔还展示了AI在竞技类游戏的辅助作用,比如帮玩家记录道具时间、提醒玩家队友阵亡位置、为玩家标记最佳技能和道具释放点等。虽然这项功能已经是在「外挂」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是认真来说也只是让玩家的游戏体验变得更舒服而已。


60dbbc7a8a6abdd9514aa0effda23250bcdbbc6c.jpg

图源:腾讯


 

英特尔还与软件厂商合作,推出了AI游戏陪玩,利用本地的AI大模型可以轻松复刻不同的人物声线,让AI变成陪你一起打游戏的「助手」。老实说,这个功能日后估计会有不少争议,毕竟声音版权已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即使仅限于个人使用,也面临诸多的争议。

 

除了在游戏外为玩家提供辅助和情绪价值外,游戏厂商也在探索AI与游戏的深度结合,比如利用AI的实时演算来根据玩家的动作、回复进行对应回复,让游戏剧情做到真正的千人千面,甚至可以让玩家自己决定游戏的结局走向。

 

试想一下,如果你觉得某个游戏的官方结局并不理想,那么只要开启AI模式,就可以在游戏中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将官方结局中的遗憾一一弥补,游戏的形式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AI与游戏的结合,无疑会给整个游戏和PC生态带来显著影响,只要AI体现出足够的价值,那么就会催动一大批玩家更新自己的硬件,毕竟在「争强斗胜」和「取悦自己」这两方面,人们愿意总会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

 

“众人抬柴火焰高”,AI游戏正在加速普及

 

前面聊了这么多AI在游戏中的用途,或许会给你一种错觉:AI+游戏已经马上就要普及了。其实并非如此,不管是英特尔还是英伟达,关于AI+游戏的内容生态其实都还是起步阶段,大家想要看到这些功能得到普及,恐怕还要至少一两年的功夫。

 

事实上,前面讨论的AI游戏助手不少都还是需要针对性优化后,才能提供足够好的体验,除非AI算力和模型训练进一步提升,才有可能实现无需提前干预的实时AI辅助。此时问题又绕回到英伟达身上,因为只有高端独立显卡才能提供更高的AI算力,而且显卡在处理视觉数据方面的效率仍然要优于CPU。

 

而且这并非某一家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像英特尔在发布会上说的那样:显卡在游戏中要负责游戏渲染,其AI算力存在不稳定的问题,那么CPU的算力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甚至,如果英特尔、英伟达等企业可以进一步合作,打造一套基于底层的算力分配机制,就可以更好地解决AI算力与游戏性能之间的矛盾。


bdc7bffc76ab4914ab57160dc49cdca9.jpg

图源:雷科技

 

此外,微软、游戏厂商、设备生产商的协助也是必不可少的,Windows对AI大模型的支持,游戏厂商的针对性优化,设备生产商的硬件优化和系统整合等。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同时也会让整个PC链条上的厂商都因此获益。

 

其实联想等PC企业已经开始针对AI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硬件优化,不过目前都还集中在生产力方面,但是涉足游戏娱乐方面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比如微星此前就已经发布了支持AI辅助功能的显示器,通过在显示器中加入NPU芯片来实现不依赖PC的本地AI功能。

 

微星的产品显然给其他PC厂商提了个醒,AI算力并非只能来自CPU和GPU,通过部署单独的NPU也可以提供额外的算力,那么是否可以将其转变为产品优势呢?比如一款定位AI辅助的游戏本,通过部署额外的NPU和硬件(如人眼检测摄像头等)结合定制的游戏助手,可以为玩家提供其他品牌所没有的AI辅助功能。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内置NPU的硬件出现,从显示器到主板,甚至可能出现单独的消费级AI算力卡,为PC提供额外的算力支持。在整个AI硬件生态的搭建中,英特尔、英伟达、AMD、高通、联想、华硕等厂商将会找到各自的定位,并为AI生态的篝火再添一把柴。

 

在我看来,AI游戏无疑会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其带来的影响将会超过英伟达的光线追踪。毕竟光线追踪带来的只是画面革新,或者说让游戏厂商可以更轻松地做好光线效果,而AI游戏带来的却是游戏方式的革新。

 

届时,玩家不再只是简单的参与者,而是可以通过AI助手获得更多的互动和自定义体验。或许未来有一天,游戏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根据玩家的偏好实时调整,最终呈现的是每一个人心中最完美的游戏世界,作为一个游戏玩家,我对这样的未来无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