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业还有朝阳赛道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空、冰、洗、TV等传统类目面临增长挑战时,智能清洁家电正保持着逆势增长的态势。来自GfK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活电器市场规模达655亿元,同比下滑5.7%,但个护和清洁板块成为行业唯二逆势增长的细分品类,分别同比增长4.3%、3.8%。
国内智能清洁市场的热度,甚至沿袭到了海外。在德国报道以家电为核心主题的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期间,我发现国产智能清洁品牌成了比传统家电更强势的存在。除包揽黄金广告位外,“追觅们”占据了智能清洁的核心展馆,其中Halle 7场馆更是被中国清洁品牌霸占,在MAMIBOT团宝、Jimmy吉米、HUTT们的包围中,来自土耳其的ORCA显得格格不入。
中国清洁电器品牌在IFA的擂台赛,只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一道缩影。在扫拖地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等众多清洁电器品类中,作为新兴品类的洗地机,保持着最强劲的增长态势。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上半年洗地机销售额同比增长7.0%,销量同比增长高达24.2%,成为智能清洁行业占比第一的品类。正因为此,洗地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堪称智能清洁的核心战场。
洗地机市场拐点已至
智能清洁市场属于典型的“蓝红海市场”:既是高速增长的蓝海,也是竞争激烈的红海。
洗地机的普及程度远不如冰洗
当前制约洗地机普及的最大拦路虎,还是产品本身体验尚不成熟。正因为此,头部玩家们推陈出新的速度依然很快,躺平式、基站复合式、热水洗、快速热烘干等等设计不断出现,越来越好的产品体验,推动着渗透率的不断提升。
不过,来自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当前洗地机市场竞争已白热化,在线能够监测的月度品牌动销高达86个,这还是在许多长尾品牌被淘汰后的数据。2023年市场洗地机品牌最高曾有143家,说是“百洗大战”也丝毫不夸张。
2024年,看似热闹的洗地机市场正在加速洗牌,有的品牌增速“吓人”,有的品牌出现负增长甚至被挤下牌桌。悄然之间,市场格局已被重塑。
拐点到来之际,洗地机玩家们看上去都很焦虑,有的希冀用价格战熬死友商;有的加速出海步伐、甚至专注出海;还有的跨界经营,扩宽到非清洁品类。
也有不焦虑的玩家。来自中怡康GfK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的洗地机市场,追觅零售额份额为23.8%,零售额同比增长38.7%,远超行业10%的平均增速。且追觅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3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场零售额份额为41.2%,相比2023年上半年份额提升22.2%。24年追觅推出搭载行业首创主动式0缠毛系统的最新旋锋版系列洗地机、搭载超薄自动上下水基站的H20 Ultra Station等产品,强化了在高端市场的占位。
(追觅洗地机H20 Ultra Station)
任何行业的洗牌阶段,最有效的生存法则就是加速向前冲,草莽生长。追觅在跻身CR4阵营的同时,高速增长不说,还拿到了“高端化”这张王牌,顺势也将洗地机大决赛的资格券握在手中。
在智能清洁行业,成立于2017年的追觅没有赶上好时候,在它全面发力时,市场已有科沃斯(添可)、石头、云鲸等TOP玩家。2021年,追觅在扫地机器人站稳脚跟后推出了第一款洗地机,当时市面上已有诸多玩家,追觅如何突出重围“逆天改命”?这被业界广泛讨论与复盘,答案众说纷纭。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关于洗地机出现的历史说法各有不同,其中一种结论认为,早在1903年,美国一位叫做Alfred Karcher的发明家就设计出了手动操作的“蒸汽式洗地刷”,算是洗地机的雏形。
不过,洗地机进入家庭则是这几年才发生的事情,得益于高速电机、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发展,洗地机成功实现了高效化、便捷化和智能化,进而给家用化创造了条件——其实从汽车到电视再到冰箱,所有产品的家用化的历程都如出一辙。
目前,围绕用户的实际需求,清洁力、自清洁力、体验感已经成为洗地机产品创新升级的三大核心要素。追觅自21年入局洗地机赛道以来,始终围绕这三点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革新。在清洁力方面,追觅行业首创了主动式0缠毛技术,彻底解决了困扰用户的滚刷缠毛问题,首创过氧化氢电解水除菌技术,实现24小时长效除菌抑臭,除菌除病毒率达到99.99%,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居家环境;在自清洁力方面,追觅行业首创了100°C沸水自清洁技术、热风烘干技术,并不断优化烘干时长,首创5分钟轻音恒温烘干,让洗地机的免维护能力大幅提升;在体验感方面,追觅在行业中率先将伺服轮毂电机应用于洗地机,并通过独立双电机驱动和智能算法加持,大幅提升了用户前后推拉的操控感,让洗地机使用起来更轻松、更丝滑。
(追觅在旋锋版洗地机产品上搭载了首创的100°C沸水自清洁技术)
凭借高频的有效创新,追觅的洗地机产品在市场中赢得了出众的口碑,也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2022年,追觅洗地机线上市场占有率实现了12倍的惊人增长,增速位居行业第一;23年,追觅洗地机全球销量超140万台,同比增长100%。洗地机,一跃成为追觅2022年到2023年增长最猛的业务——追觅甚至还得以参与制定洗地机行业首个标准,从行业黑马跃升为头马。
而从最新发布的旗舰洗地机追觅T40 Ultra来看,不断地“进攻”,是追觅洗地机巩固优势的“显学”。
追觅T40 Ultra在洗地机产品上首次引入了智能升降机械臂,可彻底杜绝水渍问题,同时实现0贴边的清洁效果。此前,洗地机普遍存在水渍问题,除了易滑倒不安全外,还影响地板寿命以及让人不敢行走,追觅首创的灵捕智能升降机械臂技术,通过智能感知、智能升降、智能捕捉、智能刮地,真正做到了0水渍,同时实现了100%全向三侧0贴边,大幅提高了清洁广度,减少了清洁死角。
(追觅发布的最新款洗地机T40 Ultra)
追觅独创的100℃火山湖浸泡洗技术,则大幅提高了洗地机的自清洁能力。通过增加自清洁时的水量,采用100℃沸水浸泡,以及通过滚刷正反转实现仿人手揉搓的清洁效果,追觅T40 Ultra可更有效清除滚刷上的顽固污渍,且实现了地刷刮条、吸口、内壁彻底自清洁,大幅降低了用户使用洗地机的维护成本。
先于行业推出创新功能,解决用户尚未被很好解决的需求,创造出新的产品价值,是追觅最典型的产品打法。不过,在硬件产业,再强大的产品功能,都难免会被逆向工程,先行者提防“偷师”防不胜防,加快步伐不断创新成了唯一有效的解法。做硬件产品这件事,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追觅的产品之道,就展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第一是“技术全包围”。就是用技术去保障所有核心功能点人有我优,保障产品的基础性能在同价位段足够能打,比如追觅基于自研的全球领先的高速数字马达,可让洗地机拥有更强大的吸力,进而具备同价位段更强的基础清洁力。
第二个是“大胆创新”。正如前文所言,洗地机尚在发展早期,产品形态本就存在大量创新空间。不过,越是在这样的阶段,产品创新越容易踩坑,比如面向“伪需求”创新踏空,再比如给出不成熟的解决方案“背刺用户”。因此,一些厂商在创新上变得格外谨慎,甚至采取跟随策略,让行业去验证后再出招。追觅的做法则是,在深度洞察用户的基础上,大胆推出一些行业首创的功能。比如T40 Ultra搭载的灵捕智能升降机械臂、100%火山湖浸泡洗以及之前追觅率先应用的沸水洗滚刷、主动式0缠毛系统、热风烘干技术,就均属于“人无我有”且最终被市场验证的创新尝试。
第三个是“全价位段布局”。追觅成立以来就将拿下高端市场视为重要战略目标,再基于“溢出效应”布局全价位段产品。在研发出最新的创新技术后,追觅往往会将其率先应用到高价位段产品,随着技术成熟以及量产规模带来的成本下降,再将上一代领先技术下放到中端价位以及入门级产品上,在确保中端价位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摊薄技术研发创新的成本。全价位段布局,让追觅分到更多蛋糕的同时,在市场拥有更强的主动权。
从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来看,高端化品牌下沉到中低端,比中低端品牌高端化要容易得多,比如性价比手机成功实现高端化的很少,但iPhone却可以推出SE系列争夺中端市场。高端化的成功也让追觅可轻而易举地向下打,上可攻、下可守。
简而言之,更具“攻击性”的产品策略,就是要更激进地“推陈出新”,避免做“跟随者”,在人有我优的基础上做到人无我有。同时要在发力高端化的基础上进行全价位段布局,掌握定价主动权。
在手机行业,攻守易势正在发生,刚刚发布的iPhone 16系列因缺乏创新被指过于保守,而推出三折叠手机的华为,以及大力布局AI手机、折叠屏手机、影像手机的安卓厂商,被视作“转守为攻”的一方,它们的产品正在拥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与价格力。
毫无疑问,“攻击性”的产品策略可以提高企业发展的安全感,但为何只有少数厂商才选择不断进攻?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创新本就需要足够的冗余投入,且作为先行者必须承担更大的试错风险,比如往往要进行数条甚至数十条技术路线与实现方案的预研,稍有不慎就可能“踩空”,增加机会成本。作为新锐品牌,追觅硬实力不如先行巨头以及“侵入”清洁赛道的家电巨头,它凭什么如此进击?
独特研发体系是追觅自信的底气
在激烈的竞争中,追觅不焦虑的最大底气是研发,这里的研发不是“研发投入高”,而是被反复验证的一套研发体系。
越来越多科技企业意识到,研发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足够高的研发投入,才能形成技术与创新的土壤,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的产品力,进而为品牌高端化奠定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科技企业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很多企业都在强调“研发投入强度”,简单地衡量标准就是研发投入金额在营收中的占比,这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制胜关键。如果只是砸钱就能让创新从偶然的幸运成为确定性的结果,那科技巨头应该是最善于创新的组织。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大公司都被创新的后来者击败,比如柯达、诺基亚、Intel。针对此,哈弗商学院教授克雷顿·克里斯汀也曾提出一个流传甚广的概念:创新者窘境。大企业难以创新的根源是决策者过去一直进行明智的决策,确保几十年长盛不衰,不过历史上的成功却成为其包袱,难以迎接破坏式创新。
比投入更重要的是怎么投入、投入到哪里以及如何验证投入本身,再不断改进投入方式,这就是研发体系的价值。追觅创始团队本就有着极客基因,公司发展到超过4000人后,产品研发与设计人员占比依然高达60%,研发费用占销售额7%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远超行业水平,且大部分投入“预研”即相对早期的研发中。在强投入基础上,追觅搭建了一套特别的研发体系:
首先,采取了“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三分法则”。
以两大核心科技的“心脏”即电机为例,追觅在公司成立前期就已在钻研高速数字马达技术,是世界少数拥有自研、自产、自用高速数字马达能力的科技公司之一,现拥有生产18万转/分钟、储备20万转/分钟高速数字马达的能力。今天追觅发布的新技术可能是两三年前就在研发的,它的工具箱还有更多尚未公开的硬核技术,这决定了它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产品的竞争力。
(追觅行业领先的高速数字马达技术)
芯片行业,在摩尔定律等半导体产业规律制约下,Intel曾以Tick-Tock模式笑傲江湖,即一年进行芯片制程更新,第二年进行微处理器架构更新;追觅的“三分法”,则可应对智能家电产业发展规律,在确保核心技术实力与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一边投入一边回收成本,循序渐进。
其次,搭建了独特的“双层研发架构”。
底层是技术创新,高速数字马达“心脏”、智能算法“大脑”等核心技术不断纵向演进,比如提高数字马达转速的同时降低能耗、噪音、发热、成本;再比如让智能算法从深度学习驱动到大模型驱动演进;上层是产品创新,即将技术应用到多品类的能力实现横向扩展,面向市场真实场景和用户真实需求进行落地,比如追觅进入吹风机赛道时,由于有自己的马达团队、流体力学团队、噪音分析团队,因此可以快速构建产品竞争力,做出了业界技术领先的高速吹风机。
基于双层研发架构,追觅实现了研发平台化,最大化地用好了研发资源,让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吹风机等产品线在品类繁多、复杂度指数级增长的情况下,依然有条不紊地高速迭代,形成了业界领先的研发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形成了“高端化与强研发互为反哺”的局面。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高端化战略与强研发体系是一体两面,互相反哺的关系。
在家电行业,如果一个企业缺乏高端化品牌(最极致的是贴牌OEM),它也很难有足够利润来做研发投入,只能获取最微薄的利润;在手机行业,习惯性价比模式的品牌,没有高利润,不可能开展真正的创新,更无法深入到芯片、OS等底层,最终只能恶性循环……相反,像苹果、微软、三星这样的顶尖世界科技巨头,走的都是高强度研发、高端化品牌、高额利润的路线。
曾经,中国家电品牌靠的就是“物美价廉”“以价换量”的低利润模式。今年去IFA,我强烈感受到中国品牌的集体觉醒,它们都意识到,只有更多利润才能反哺产品与技术创新,才能形成可持续的产品力,才能给品牌高端化以及溢价奠定基础,进而形成正向飞轮。包括追觅这样的新锐品牌,以及海信、海尔、TCL等传统家电大牌,都走在正确的路上,他们在自研技术与科技创新驱动下,走出了“中国创造”的新出海之路,在世界舞台刷出更强的存在感、也赢得更广泛的尊重。
写在最后:
最近一次的发布会主题,被追觅定为“去前面没有人的地方”,理解追觅的发展历程、熟悉追觅的产品逻辑的人应该知道,这是追觅深思熟虑的“签名”,也是追觅的生存法则。而敢闯无人之境的勇气,来自被市场不断验证的产品策略、不断堆叠的研发体系的深度与强度,以及对“因为相信而看见”的长期笃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觅不断以进攻之姿构建动态护城河,不做抱残守缺的防御者、亦步亦趋的跟随者或者自乱阵脚的浮躁者,这样的生存哲学体现在它的每一个业务上——不只是洗地机。这样看,追觅的无限游戏,不过才开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