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空壶 CEO 田力在 IFA 2024 现场向雷科技强调“我们的宗旨不是去做耳机”时,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跟我有一样的反应——不解。
毕竟,在翻译设备这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中,真无线耳机已经被市场证明是一个可行、成熟的产品形态,主要市场参与者也都围绕着 TWS 这一产品形态挖掘翻译耳机的新功能。甚至时空壶官网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产品属于翻译耳机类,这样的品牌宗旨似乎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2024 年 9 月 6 日,全球 AI 跨语言设备领导品牌时空壶正式发布了其全新一代产品——W4 Pro。在 IFA 2024 现场,雷科技也对 W4 Pro 的翻译能力进行了实地测试,从 30 多个国家的参展商脸上表情来看,W4 Pro 的表现确实令人惊喜。
(图片来源:IFA现场摄制,左为时空壶CEO田力,右为雷科技创始人罗超)
虽是翻译耳机的品类王者,但时空壶的用户却大部分来自海外,因此其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体验活动并不多见。趁着 IFA 逛展的机会,我也和时空壶 CEO 田力进行了一次交流,请他深入分享新一代翻译耳机背后的创新理念,以及他对未来跨语言交流技术发展的展望。
翻译耳机王者,时空壶却说“宗旨不是做耳机”
刚刚上市的 W4 Pro AI 翻译耳机自然是我们对话的首个重点,而谈到这款新品,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时空壶对“翻译耳机”这一品类的看法。
先简单介绍一下,W4 Pro 是时空壶推出的一款 AI 翻译耳机产品,时空壶对它的定位是“个人专属翻译助理”。耳机采用真无线耳机的产品形态,既可以对话双方“一人一只耳机”实现双向语音实时翻译,也可以搭配手机麦克风用于会议的同传翻译,甚至可以给电话、视频会议做语言翻译。
图片来源:雷科技IFA现场摄制
不同于市面上的翻译设备,W4 Pro 最大的特点在于“无感”——W4 Pro 的整个流程无需用户手动设置目标语言,更不需要在手动切换讲话人或传递手机,W4 Pro 会在后台自动处理一切翻译事务,让跨语言交流的重点回归“交流”上面。
正因为重点是“交流”而不是“耳机”,所以 W4 Pro 在硬件策略上也采取了和其他翻译耳机不同的路线:其他翻译设备品牌将中心放在音质、便携等领域,尝试将自己的翻译耳机打造成一幅“日常耳机”,但时空壶没有选择盲目跟进。
当然,时空壶并非认为音质、续航和舒适度不重要,只不过在时空壶看来,这些要素并不是针对“翻译设备”的要求,而是对一款耳机最基本的要求。
如何为用户带来沉浸、无感、让人察觉不到“跨语言”的障碍,这才是翻译设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片来源:雷科技IFA现场摄制
“耳机不是目的,翻译设备未来有可能是眼镜,有可能是领夹麦克风,形态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田力表示,“我们的宗旨不是去做耳机,最重要的目标是如何让人们能够沉浸式跨语言交流。”
在时空壶看来,市面上没有一个产品能解决“交流”背后的痛点,因为跨语言交流场景下的“沉浸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 App UI 交互的问题。想打造沉静式的翻译体验,品牌需要解决双通路通信、降噪等硬件问题,和断句、翻译逻辑等软件问题。
“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案,而这个方案下的比较优秀的解,恰好是耳机的形态。”
今年的IFA上,雷科技几乎没有看到类似于Rabbit、AI Pin这样的“AI硬件新物种”。在雷科技看来,时空壶的W4 Pro同声传译耳机,可能才算是真正的具有代表性的AI硬件。耳机只是物理形态,AI也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任何AI硬件都要回归到用户需求本身,只有更好地解决了用户的问题,AI硬件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时空壶基于AI技术和耳机形态,解决了“沉浸式跨语言交流”的问题,得到了市场认可。
对能力边界有清醒认知,时空壶保持专注
随着翻译技术的进步,大多数翻译设备品牌都实现了“翻译能力”与“产品形态”的分离——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真正负责翻译的其实其实是手机里的 App、“耳机”不过是一个负责录音、播放的外部设备。正因此,不少品牌开始将翻译能力“移植”到各种各样的设备上,有的品牌甚至推出了“翻译手机”,主打出国翻译的场景。
尽管时空壶只把耳机这一产品形态当作翻译设备的“较优解”而不是“最优解”,但在探索翻译设备的硬件形态时,和其他翻译设备品牌相比,时空壶的表现显然更为谨慎:由始至终,时空壶都没有想着取代其他设备。
田力表示,“时空壶的目标不是去替代所有的翻译场景,我们更多的是在用户需要沉浸式的交流的时候,把这件事给做好,因为公司能力有限,你不可能把所有东西全覆盖了。”
“我们确实没办法用耳机解决跨语言交流的所有问题,比如拍照翻译这样的场景就不行”,田力解释到,“我们还是要客观承认自己的能力边界,而不是试图做一个大而全的产品。”
(图源:雷科技IFA现场摄制)
“不做大而全”与“形态不是重点”两者之间并不对立。
以刚刚提到的翻译手机为例,这既是翻译设备,也是智能手机;它不仅要满足翻译“又快又准”的硬性要求,又要满足大众对智能手机性能、拍照、屏幕显示、电池续航,系统交互等方面的期待,而其中又只有“翻译”的部份属于翻译设备品牌能力边界之内的事。
消费者可能会因为翻译效果而选择一个音质不那么好的耳机,但绝对不会为了翻译,选择一台不好用的智能手机。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相信这也是时空壶目前相对谨慎的产品布局,和其在全球范围内行业领先地位背后的秘诀。
与其盯着竞争对手,不如打好自己的基本功
在谈到翻译耳机这一品类的市场竞争时,田力坦言“时空壶更喜欢走自己的路”。
根据 Acute Market Reports 的数据,随着 NLP、全球化以及与日常工具整合的进步,机器翻译市场预计在 2024 年至 2032 年预测期内将以 13.7% 的复合年增长率成长。但在市场增长的同时,翻译设备的产品完成度还有待提升,就拿翻译耳机和 TWS 耳机来举例:
行业内关于 TWS 的产业已经“熟透”,开始在价格上内卷了,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都能在珠三角找到一站式 TWS 供应商,推出自己的贴牌耳机。
尽管翻译耳机在硬件形态上与 TWS 相似,但为了满足翻译的需求,品牌需要在收音降噪、耳机与手机通信、设备端与云端翻译通信、数据压缩质量、翻译模型质量、语音生成质量等领域做大量的研究。
图片来源:雷科技IFA现场摄制
对于一个离“产品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行业,田力认为“与其去天天盯着竞争对手,还不如先把自己的基本功打好”。这其实也是时空壶经历疫情导致的全球旅行中断后,在大量竞品撤出时还继续在翻译设备领域探索、拖动行业进步的原因。
就时空壶品牌来说,其终极目标并不是在翻译设备领域做到全球的绝对第一,而是改变行业和个人体验中的沟通方式,彻底消除跨语言沟通的障碍。而这远大目标的起点,其实源于《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巴别鱼——巴别鱼是一种神奇的生物,能通过寄生在人类耳朵内,将所有语言瞬间翻译成宿主能够理解的语言,使跨语言交流变得轻而易举。
对田力和时空壶来说,等到人们跨语言交流时,你和我都不知道彼此之间还有翻译设备这东西的存在,他们的目标就算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