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存量搏杀,诞生于传统类目之上的“新品类”成了市场新的增长点,京东、天猫等平台数据均显示“新品类”的高速增长潜力。
“新品类”的“新”是相对一些成熟的“老品类”而言。在手机、家电、PC、耳机、键鼠、智能家居、教育硬件等细分赛道,都在涌现“新品类”。
比如游戏手机,中端机,影像手机,折叠屏手机,学习手机,4K投影仪,开放式耳机,轨道插座,大功率移动电源,轻量化鼠标,NAS网络存储,闺蜜机等等产品。
雷科技本专题将致力于洞察“新品类”透露的新消费、新技术、新需求趋势,发现那些在细分场景下更好地满足用户消费升级需求的好产品。
不知道大家用过NAS吗?
可能是因为网盘越来越贵,也许你是因为自己想看的电影、电视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网上消失,小雷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对NAS产生兴趣,甚至前段时间小雷回老家时也惊讶地发现书桌上多了一个海康威视的NAS——家里长辈买来保存出门旅游的照片用的。
图片来源:海康威视数码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
事实上,随着数字化概念的普及,NAS这一概念早已不再是技术爱好者的专属设备。再加上互联网上越来越多资源「转瞬即逝」,突如其来的本地文件存储需求也让一般消费者开始关注NAS这一领域。恰好前段时间群晖发布了DS224+与DS1245两款NAS新品,我们不妨趁这个机会回顾一下NAS这个曾经有着极高使用门槛的设备,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大众化、日常化的。
NAS和DAS有何不同?
虽然说到NAS这个词大家都能联想到对应的产品,但大多数人对NAS的定义其实还比较模糊,甚至有人把外置的柜装USB硬盘盒也称之为NAS,因此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有人通过和移动硬盘对比价格的方式来批评NAS是智商税。
NAS,全称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连接储存),是一个利用网络系统向其他网络设备提供文件存储服务的文件级服务器。而就像NAS首字母「N」所代表的那样,利用网络来与其他设备通讯也是NAS的首要构成条件。一个NAS可以不组RAID,也可以只用手机App连接,更可以关闭外网访问权限只允许用户通过网线直接访问,但只要它可以通过网络附加到其他系统上,它也同样可以叫做NAS。
图片来源:Synology
作为对比,不通过网络访问的文件系统我们一般称之为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连接存储)。NAS和DAS看起来非常类似,但最根本的不同在于NAS必须通过网络(无论外网还是局域网、有线或无线)访问,而DAS以直接连接(无论是USB、SATA、串口还是SFP)的形式访问。我们平常说的硬盘盒、移动硬盘甚至是安装在电脑里的硬盘,本质上都是DAS的一种。
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使用门槛更低、价格也更便宜的DAS才是国内用户的首选存储方案,但早在2000年后期,NAS相关概念就已经出现在国内IT相关领域中。只不过当时的NAS更多地还是面向企业用户的文件服务器或数据中心,和个人用户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了,在IT行业素来就有将企业级设备和服务部署在自己家里的「专业玩家」,在国内NAS社区中,不少老玩家在Windows 2000 Server时代就开始用Windows Server搭建自己的服务器用作文件存储。2005年发布的FreeNAS更是为国内NAS玩家带来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由于当时国内网络和服务器资源相对有限,相比于功能完整的Windows Server,极度精简且可以高度定制的FreeNAS显然更符合国内玩家的使用需求。
图片来源:TrueNAS
但就像极度精简的AOSP不适合一般用户日常使用一样,FreeNAS等开源文件服务器系统对一般小白用户提出了较高的技术门槛。要知道2008年还有不少电脑用户把BIOS界面称之为乱码,让他们用一个当时还不提供GUI的操作系统搭建NAS显然是天方夜谭。
再加上当时网络资源较为有限,即使大家有下载资源的习惯,但并不发达的Wi-Fi传输与缓慢的网络传输从播放侧限制了NAS的发挥空间。再加上当时大多数都没有现在动辄16TB的存储需求,所以各类DAS其实更符合当时的用户习惯。
易用性其实更重要
时间来到2010年,此时国内网络建设成效显著,各类P2P下载软件和盗版资源层出不穷。剧增的文件存储需求让部份非技术爱好者开始寻求移动硬盘等DAS之外的文件存储方案,拥有实用GUI、同时操作简便的群晖便进入到大众视野中,同时也带动着个人NAS这一概念一起进入国内市场。
图片来源:Synology
但这对于群晖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因为绝大多数国内用户只看上了群晖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背后的硬件大家并不感兴趣。在2010到2018年这段时间里,「黑群晖」概念开始在国内流行。简单来说,黑群晖指用户在自己搭建的NAS平台上运行群晖为设备开发的专有系统。
毫无疑问,这种黑群晖其实是侵犯有关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但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覆盖率,群晖并未对这种侵权行为做出太严厉的维权,就像Windows系统一样,当大家都习惯群晖的App和操作后,在选购新设备时自然也会优先考虑群晖的产品。
只不过察觉到NAS商机的互联网品牌没有给群晖这个机会。
2020年前后,大量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品牌开始涉足NAS领域,推出了针对个人和家庭用户的NAS产品。不同于过去复杂的NAS系统,这些国产NAS设备通常会结合云服务、移动应用和本地存储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管理和共享解决方案。
此外,这些专门针对国内用户定制的NAS产品也根据国内的网络特性做出了不少的「优化」。以小雷的朋友L为例,作为设计师的L时常需要在外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向客户展示相关作品和素材。据L介绍,以前用「黑群晖」时他就经常因为内网和转发失效的问题无法在外网环境下访问NAS中的素材,最后只能冒着资料被「绿色化」的风险将部分内容存放在外部网盘中。
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国产NAS品牌都针对网络穿透的问题进行了专门优化,他近期购买的某G牌NAS大幅简化了NAS网络配置过程,装好硬盘、配置好账户就能直接使用。不过L并不是小雷认识的唯一一个从网盘「跳槽」到NAS的朋友。另一位朋友Y就多次和小雷表示,「贪得无厌的超级会员和强制性的App客户端」是促使他弃用网盘,在家里放NAS的原因。
图片来源:Synology
除了这两位从未体验过NAS的用户外,小雷也咨询了身边几位长期使用NAS的朋友的看法,5人中有3人表示和群晖的App相比,「新一代NAS」的App交互普遍做得更好,至少不需要重复下载五个不同的App;只有1人表示由于工作流程需要用到某插件,自己暂时被「套」在群晖生态中。
当然了,还有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室需要高频高速存取文件,所以搭建了自己的文件存储服务器,群晖和国产NAS通通都「看不上」。
从他们的反馈不难看出,和传统NAS品牌相比,新一代国产NAS并没有选择用一个复杂的产品去适应所有用户,而是选择用一个不太全面但足够好用的产品渠道讨好大多数用户。在我看来这也是国内新生代NAS品牌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喜人销量的根本原因。
消费者需要怎样的NAS?
要承认的是,相比手机电脑这类非常普及的大众化产品,NAS真的很小众,用户规模相比之下很小。当然,具体到每一个消费者,要不要购置一款产品,归根结底还是得看需求。前面我们已经说过,NAS就是一块本地化的云盘,相比正儿八经的云盘,它在价格、速率等方面会有一些优势,但也有一些缺点。坦率说,如果设备本身的存储空间或者现有云盘服务已经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NAS的作用可能就没那么大。
图片来源:华为
当前的NAS市场相对是比较传统和缺少活力的,头部厂商占据着优势,缺少改变的动力。就小雷个人的感觉来看,这类NAS的产品思路还是有一种停留在PC时代的感觉,没有针对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作出优化。而绿联、华为等品牌的NAS都更加符合当下用户的使用习惯。此外华为等品牌也可以借助华为自身的品牌热度,为NAS这类产品带来一个出圈的机会,让小众产品大众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实际上,除了华为,此前小米、联想等「新势力」都有过试水的NAS产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势力」等大厂的进入,未来NAS行业会迎来一波新的变化。对普通用户来说,更多品牌加入、更充分地竞争,自然会催生出更好的产品和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