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智能手机行业虽不能说“波澜壮阔”,但也足够精彩。在这一年里,头部手机厂商之间的“旗舰斗法”依然层出不穷,而在另一关键赛道“折叠屏”上,主流厂商轮番出招,推动着产品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更新迭代,短时间内将折叠屏手机的普及进度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此外,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的竞争环境,主流手机厂商并没有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区内,而是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点。这其中,小米的造车大计有了新进展,OPPO也确立了“三大核心技术”的发展路线,vivo、荣耀进一步完善周边智能生态,打造体验软实力……借科技、生态为跳板,手机厂商们向行业和消费者展示了跳出智能手机局限的全新思路。
综合而言,2022年的智能手机行业无论是产品层面还是企业动态层面都出现了不少可能会影响未来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按照蝴蝶效应的思路,或许未来几年的座次变化,就在今年已经埋下了种子。
从硬件角度看,2022年可能少了一些激动人心的创新,但原有功能的体验提升却是非常明显。从芯片到影像到周边配置,2022年的智能手机明显经历了从“有”到“更佳”的体验变化,拍照能力更强、充电速度更快、屏幕素质更好都是客观事实,尤其是芯片整体功耗的优化,让2022年的智能手机综合竞争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核心硬件部分:自研芯闪耀,高通、联发科大战白热化
今年2月,OPPO带来首颗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并率先搭载于Find X5系列身上。在如今计算摄影、计算音频,万物都离不开AI算力的时代,谁家产品的算力更强,就意味着它能处理更复杂的任务,而且效率更高。
MariSilicon X采用6nm制程工艺打造,算力达到18 TOPS,赶超iPhone 13 Pro Max上搭载的苹果A15芯片。有了它加持的Find X5 Pro,实现了芯片级的4K夜景视频/HDR视频/4K极夜视频和APP相机增强等功能,拍照对焦速度和降噪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实质性地增强手机影像实力和夜景表现。直到此刻,华为、小米、OPPO、vivo均有了属于自己的芯片,手机市场也从比拼“驯龙技术”,逐渐向比拼“核心硬实力”方向转移。
(图片来源:OPPO)
今年手机市场最振奋人心的消息,还是高通骁龙8+ Gen1处理器的发布上市。从三星4nm转移到台积电4nm后,芯片的功耗表现得到全面提升,性能也比前几代更强、更稳。7月4号,搭载骁龙8+ Gen1的小米12S系列发布,更强的处理器及影像系统,帮助小米挽回上一代的口碑。而骁龙8+ Gen1不仅拯救了高通,也帮整个手机市场止住暴跌的颓势,这颗芯片在下半年有着极佳的口碑,很可能也会成为明年的次旗舰“神U”。
虽然小米在发布会上没有着重宣传,但小米12S Ultra身上其实还藏着不少东西。有博主发现其主板上藏着一颗疑似“澎湃C2”的自研芯片,还搭载了小米自研充电芯片澎湃P1,以及一颗全新的电池管理芯片G1。其中P1和G1双芯配合,增强了手机的快充体验,延长了电池的寿命,解决当前智能手机续航焦虑的痛点。
(图片来源:小米)
在今年9月举行的未来·影像行业峰会上,小米高级副总裁曾学忠透露,下一代AI-ISP芯片(即澎湃C2)会在C1的基础上有大幅提升,将从多维传感、AI赋能和影像互联等方面进行思考,相信它能进一步提高小米产品在影像层面的表现。
在11月vivo举行的双芯影像技术沟通会上,vivo则直接带来了第二代自研影像芯片V2,采用全新AI-ISP架构,并对片上内存单元、AI计算单元、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升级,在多个层面上增强产品的影像实力。12月,OPPO在未来科技大会上,也发布旗下第二颗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Y,定位是旗舰蓝牙音频Soc,主要用来增强蓝牙音频体验,让蓝牙耳机产品能获得更佳的聆听和使用感受。
(图片来源:vivo)
从三家的动作中能发现,小米和vivo更看重影像技术的提升,有了上一颗芯片的研发基础以及成功经验,并融合自己在影像上新的理解,有信心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个层次,由此带动整个品牌影像实力的升级。而OPPO则更偏向于全线发展,不仅要增强影像,也希望能提升蓝牙音频等其他方面的用户体验,最终打造一款真正的全能旗舰。
11月中上旬,联发科和高通相继发布了天玑9200、骁龙8 Gen2两颗全新的旗舰芯片,而新机也是紧随其后发布上市,提前揭晓了2023年的安卓手机之战。从目前新机的表现来看,两颗芯片在性能、功耗上都比上一代有所提升,且引入全新的移动光追技术,将游戏体验拉到新的高度。或许,这能让2023年的手机市场发现一些变化,很值得期待。
(图片来源:高通)
回看2022年手机芯片领域的发展,只能用“百鸟齐鸣”来形容。小米、OPPO、vivo逐渐补齐自研芯片上的短板,高通挽回前两年的颓势,联发科继续奋勇冲击高端,大家都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天玑9200和骁龙8 Gen2的出现,已经给明年的手机市场开了一个好头。有一块好芯片打底,明年的手机应该不可能会差,希望各大厂商能在此基础上秀出更多绝活,让手机市场迎来新的春天。
关键硬件部分:影像能力全面提升,三大厂站在同一起跑线
自从2018年华为推出P20系列后,旗舰手机的战场就从性能转到了影像,而作为重点方向,2022年手机影像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新技术。
2022年2月,OPPO宣布与知名相机品牌哈苏达成合作关系,并推出了支持哈苏滤镜及影调的OPPO Find X5系列;同年7月,小米宣布与徕卡达成合作,并推出了三款拥有徕卡影调的小米12S系列手机。
(图片来源:雷科技)
至此,小米、OPPO、vivo三家国内手机巨头都有了联名影像品牌,和知名光学厂商合作也成了手机厂商们提升产品影像能力的捷径之一。手机厂商与光学厂商之间的合作无疑是一个双赢结果,手机厂商可以从光学厂商那里学到更多有关调色以及拍摄方面的心得,而光学厂商们也能通过与知名手机厂商的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当然,左右手机影像体验更重要的因素是硬件配置,只有出色的硬件加上不错的软件算法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影像体验。而纵观今年的手机影像市场,大底传感器显然成为厂商们的又一宣传重点,随着底层硬件的更新迭代,“大底传感器”这一定义也正式和“1英寸”划上等号。
2022年7月4日,小米12S系列手机正式登场,旗舰款型号小米12S Ultra搭载1英寸传感器IMX989,成为2022年里首款搭载1英寸传感器的智能手机。同年11月,vivo X90系列登场,定位最高的X90 Pro+同样搭载了IMX989传感器,另外在2023年年初OPPO的Find X6 系列也将搭载同款一英寸大底,预示着智能手机影像对决正式进入到1英寸时代。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一英寸超大底传感器的出现,不但大幅度提高了手机的进光量、虚化程度,不会像以前一样一眼就会被别人看出这是手机拍摄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它再一次提升了手机影像的上限,让手机的影像能力有了与专业的卡片相机相提并论的资格。根据雷科技的实测,搭载IMX 989的小米12S Ultra和vivo X90 Pro+在影像方面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预期,我们也非常期待在厂商们的调校下,这颗一英寸大底传感器到底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就在小米12S Ultra发布一个月后,国产手机影像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牌,2022年8月11日moto X30 Pro搭载了一颗两亿像素的超大底传感器,也终于将手机像素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雷科技的实测,moto X30 Pro的2亿像素模式确实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样张细节,更利于后期处理。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不过高像素方案的缺陷依旧存在,过大的占用体积和较长的处理时间注定其难以成为用户主流的拍摄模式,但我们也不能凭此认为高像素方案的发展就一定是错误的,或许在2023年,会有厂商拿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当然除了主摄硬件的提升,2022年的国产旗舰们在副摄上也下足了功夫,5000万像素超广角、64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5000万像素人像镜头等等等等,让旗舰影像手机们不再存在“副摄”和“凑数摄像头”,让所有摄像头都能带来主摄级别的拍摄体验。
总结一下硬件方面的升级,国产手机们的硬件升级速度堪称恐怖,一英寸大底传感器让手机真正有了与数码卡片机对抗的基础,丰富的焦段、素质不低的副摄也让用户拥有更加丰富的取景和拍摄体验。
但我们也知道,受限于手机内部空间,传感器尺寸不可能越做越大,如今基本都已经触碰到天花板,但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拍照需求成了一对矛盾,手机上的空间有限,但是手机拥有比较强大的算力,所以在更先进的传感器出现之前。通过计算摄影“算出来”的照片反而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22年3月,OPPO推出了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芯片,同年7月小米带来了澎湃C2芯片,11月底时vivo也带来了自家的第三代自研ISP芯片,至此三家手机巨头都拥有了自己的ISP新品,能够有效提升手机处理图像时的算力,也能拉大自己与竞争对手们的差距。
(图片来源:vivo)
例如vivo的V2芯片能够实时降低画面中的噪点,让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纯净,再搭配vivo自研的夜景算法,能让手机变身成“夜视仪”,而小米和OPPO所搭载的澎湃C2芯片和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也同样大大提升了手机处理影像时的能力,让智能手机能够在计算摄影领域实现更多从前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
如今我们讨论“手机摄影”已不是单纯地讨论软件或者硬件,只有软硬结合、共同进步,才能让影像效果更上一层楼,也能让普通大众迈入摄影的门槛,做到真正的大众化。当计算摄影成为智能手机内卷的“新赛道”,预示着不同厂商间的贴身缠斗尚未结束,争夺战仍然是一种常态。
可以预见的是,在2023年手机厂商会更加注重手机的影像能力,尤其是在这个硬件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年代,影像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卖点之一。至于会更注重硬件方面的升级创新还是加大计算摄影的介入程度,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静观其变。
周边配置部分:快充竞争疯狂“内卷”,全新通信技术亮相
硬件是手机的根本,不管软件多么强大,都要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2022年,手机硬件迎来了不少更新,除了我们常说的芯片、影像,还有许多不被经常提起,但却十分重要的升级。
疫情持续的前两年,iPhone用户饱受困扰,因为苹果手机不支持指纹解锁,但我们出行又必须戴着口罩,公众场合想要玩手机,只能输入密码解锁,甭提多麻烦了。
直到2022年3月,iOS 15.4终于加入了对戴口罩解锁的支持。不过限于硬件原因,仅有部分iPhone支持。对于消费者来说,苹果手机的3D人脸解锁确实好用,但方便起见,还是加一个指纹解锁最好。
(图片来源:手机截图)
65W左右快充技术普及后,30分钟左右的充电时间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因而对于充电功率的讨论程度越来越低。120W快充技术发布后,充电功率更是被压缩到20分钟以内,或许用户对更高功率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了,可厂商从未停止对更高功率快充的追求。
2022年7月,iQOO 10 Pro全球首发200W快充技术,10分钟即可充满电。从120W提升到200W,体验提升已不再明显,但更快,自然更好。
(图片来源:iQOO)
在我们的常规认知中,似乎国产屏就是不如三星、LG等海外大厂,旗舰手机好像必须标配三星屏幕。我们不能否认三星、LG的领先,但过度小看国产屏幕,是对国内厂商长期努力的打击。也许消费者不看好,国内手机厂商却一直期盼着屏幕能够崛起,因而不少手机厂商多年来一直在支持国产屏幕厂商。
2022年8月,Redmi发布拳头产品K50 Ultra,用上了足以媲美三星的国产1.5K屏幕。该屏幕由华星光电和天马微电子开发,经过雷科技实测,素质真的能够追的上三星顶级屏幕。这块屏幕的诞生,让我们见到了国内供应链厂商追上海外老牌巨头的希望,未来我们也有机会看到更多国产重要零部件应用在高端手机。
(图片来源:雷科技)
若问除了苹果,哪个厂商的产品最配得上旗舰二字,华为是无法被忽视的名字。2022年9月,迟到了一年的Mate 50系列终于来了,与这款手机一同到来的还有卫星通信技术。无独有偶,几乎与华为同一时间发布的,还有苹果的iPhone 14系列,且这一系列手机也加入了卫星通信技术。
(图片来源:华为官网)
有趣的是,曾经华为放弃了坚持的刘海屏,但为了3D人脸解锁,Mate 40 Pro只能使用左上角双挖孔,而苹果一直坚持刘海屏。结果到了2022年,华为思索再三,Mate 50 Pro重新使用刘海屏,苹果却有了新选择——灵动岛。至于灵动岛好不好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灵动岛支持的功能使用价值如何,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不可否认,这是苹果一次大胆的尝试。
(图片来源:雷科技)
按照屏幕供应链咨询公司DSCC CEO Ross Young的说法,iPhone 15系列将标配灵动岛。Android厂商中,小米Civi 2也尝试了类似灵动岛的设计。当然Civi 2并不支持3D人脸解锁,做成灵动岛是为了实现前置双摄,提升拍摄效果。
与处理器、相机的升级相比,这些硬件的噱头没有那么充足,只有高功率快充值得拿出来宣传。国产屏虽然素质提了上来,但国内消费者的观念一时恐怕难以改变。作为消费者,我们并不需要那些唬人的噱头,更需要这些能够切实提高使用体验的升级,以及看到国产供应链的崛起,让国产手机不再受制于人。
折叠屏手机部分:重新审视消费者,从“概念”回归“日常”
从去年年底OPPO推出Find N开始,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开始进入折叠屏手机的赛道,在此之前只有三星、华为和摩托罗拉三家主要厂商更新自己的折叠屏产品线。而到了今年4月,随着vivo X Fold正式发布,主要手机厂商中除了苹果已经全部加入到折叠屏的大战之中。
vivo x Fold,图/vivo
手机厂商的集体入局,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折叠屏提供了一种有异于常规手机的使用体验,加之新技术更容易为智能手机带来品牌上的附加值,这些都为品牌的高端化战略提供一条合适的路径。
但在手机行业,高端不能是阳春白雪。如果折叠屏手机始终只是属于一小撮人的小众产品,结局只能是走向消失,“要么垂类变大,要么就消失”,基于手机行业的规模效应,卢伟冰针对游戏手机的提醒同样适用于折叠屏手机。
而高昂的定价则是折叠屏手机走向大众的第一道门槛。手机厂商也明白,即便折叠屏相关的研发成本高企,依然在不断下探产品定价。
11月,华为推出旗下第二款竖向折叠屏手机Pocket S,售价5988元起,相比首款竖向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的8988元直接下探了3000元,有SoC从骁龙888换到骁龙778G,但更重要的是折叠屏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对市场定价的趋同。
余承东发布华为Pocket S,图/华为
今年发布的两款竖向折叠屏手机——摩托罗拉Razr 2022和OPPO Find N2 Flip的起售价都是5999元,下探到6000元以下似乎成了厂商们的默契。
BOM物料成本更高的横向折叠屏也在给出了更低的定价。同样在11月,荣耀发布了今年第二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s,售价从9999元起降到了7499元起;小米MIX Fold 2的价格从9999元降到了8999元;华为Mate Xs 2也突破到万元以下,2022年折叠屏手机的定价迎来了一轮集体下探。
同样在下探的还有重量。手机作为一种随身携带的设备,今被天我们握在手里使用的时间甚至超越了其他一切产品,但折叠屏手机由于双屏幕、铰链等核心元器件的加入,重量自然超越了常规手机,在前期由于技术问题几乎等同于两个手机的重量,被普遍批评为“傻大黑粗”。
雷军在8月的新品发布会上就指出,机身厚重问题是折叠屏手机的“最后一公里”,然后发布了262g的小米MIX Fold2,在握持体验上相比前代的317g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稍早前荣耀Magic Vs也将机身重量减少了32g,从293g降到261g。
所有人都明白折叠屏的重量必须降下来,OPPO比起其他厂商更早重视这到一点,去年年底发布的Find N就将重量控制在275g,到了最近刚刚发布的Find N2更是将机身重量降到了233g——低于iPhone 13 Pro Max的238g,第一次让折叠屏手机的机身重量降至常规旗舰机的范围内。
OPPO Find N2,图/雷科技
折叠屏本质上是手机继续大屏化的一种解决方案,同时为了追求便携性而采用折叠这一方式,两个看似矛盾的目的造成了折叠屏手机的不同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通过屏幕技术的改进,折叠屏解决了大屏的基本使用体验,随后又改进了铰链设计和工艺,让折痕问题大大改善。可以说,在第一个阶段,厂商和供应链的努力方向是让折叠屏区别于常规旗舰的核心--那块折可叠大屏在用户心智中变得「可用」。
到第二阶段,厂商在定价和机身重量上的不断下探,本质上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折叠屏,弥补折叠屏在手机市场上的短板。刘作虎也好,雷军和赵明也罢,他们都指明了当前折叠屏手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从“尝鲜”到“常用”的转变。换言之,折叠屏手机正在从开始一切为了“折叠屏”的概念,逐渐回归“正常”,不管是定价,还是日常的使用体验。